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变化的主题中感受不变的宗旨
今日看点
费孝通在晚年曾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2020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我国迎来了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遗产日的设立与发展,已经成为唤醒民众文化自觉和展现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
著名文化遗产保护者冯骥才在随笔集《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里曾写道:“人类社会,只要还在进步,就需要思想。人类靠着自己的思想穿过一道道生活的迷雾从历史走到今天。”这些思想,在留存的文化遗产里熠熠生辉,启迪着我们每一个人。
图片来源于微博
2020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我国迎来了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国申报通过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位居世界第一;出台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奠定政策基石;进行多次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为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打下坚实基础……站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起点上,文化遗产将更深入地融入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成为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之一。
2006-2020,主题的变与不变
如果将视野扩大到世界范围内来说,1984年为使参观者近距离接触、了解人类的文化遗产,从新的角度来认识文化遗产的深远价值,法国设立了全世界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这个做法后来被众多欧洲国家效仿,目前该遗产日活动已有全球50个国家参与,每年举办活动超过7万场,时至今日发展成为欧洲影响最大的参与性文化活动日。
相对而言,我国文化遗产日的设立较晚,此前各地相关的宣传活动时间不一,效果有较大的局限性。在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著名作家冯骥才第一次提出学习欧洲、设立全国“文化遗产日”的建议;2005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也提交了相关提案;7月,包括郑孝燮在内的11名专家学者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倡议设立“文化遗产日”。正是在这些专家学者的极力推动下,2005年12月国务院公布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为全国“文化遗产日”。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建立“文化遗产日”活动主场城市申办机制;2017年开始,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丰富了遗产保护内涵的同时,也让公众重新理解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
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体现出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提升了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极大提高了全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上述的梳理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活动主题的确定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同时也代表着每年对文化遗产领域关注的侧重方向。例如2014年的活动主题是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全体学习上指出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背景提出的;2017年的主题是以我国当年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背景提出;2019年、2020年的主题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下提出。
在反映时代变化的同时,遗产日的主题也始终聚焦在文化遗产与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之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文化遗产与每个人的距离并不遥远,其传承保护的工作不仅是政府相关部门或者相关机构的任务,而应该成为全民共识。近几年来出现的“博物馆热”“文物热”等现象都是对这一共识的生动实践,遗产日也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活动平台之一,承载着更多文化属性和社会功能。
非遗展示活动——
让非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每年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包含了多项活动,其中以全国非遗展示活动最为瞩目。2009年以后,除确定遗产日主题和主会场城市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每年也会确定非遗活动主题及主会场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始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2015年的非遗活动主题确定中可以看到我国非遗保护之路的进程。2006年—2011年,重在非遗概念、内涵、项目、相关法规的普及,而2012年以后的侧重点则在非遗与民众生活的融合,这样的变化表明了我国非遗保护已进入了新时期。
非遗的传承,核心在人。全国非遗展示活动的举办为解决谁传承、传承给谁,如何传承与传承什么的问题提供了良好平台,每年的主会场城市也在活动形式和内容力求创新,让民众广泛接触到不同的非遗项目,扩大对传承人和项目的了解程度,激发非遗保护意识与传承兴趣。
例如2018年,天津市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127个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全部参与集中汇演,同时举办了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等3700多项活动;2019年,广州市将我国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册的项目通过展览、座谈、论坛等系列活动集中宣传,充分展示出十五年我国非遗传承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健康生活成为当前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今年也将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几年,“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总体来看,今天的非遗传承已经不是孤立的存在,它融入到了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层面发挥重大作用,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带来的新思考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形成了鲜明的品牌特色,并与每年5月的世界博物馆日形成了“双品牌”效应。实际上,原本是两个文化领域的单一节日宣传已经串联起来,形成了长达两个月的密集宣传期,为进一步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活动设置上来看,“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力最大程度提升了公众的信息覆盖面,但线上活动的潜力仍值得进一步的挖掘。抖音公布的《抖音非遗大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抖音平台涵盖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1316项(总数为1372项),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播放超过2000亿次。这意味着4亿抖音用户中,平均每个用户看过近500条相关视频,体现出新兴媒介形态对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意义。
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新兴媒介形态的不断涌现,文化内容将进一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实现与公众的零距离接触。并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着重增强公众的在场性,给予他们丰富的文化体验感。因此,文化遗产传播的方式必须紧跟时代变化而不断探索,赋予它新的活力与价值。
与此同时在已形成的良好氛围下,需要着力探索文化遗产与公众生活进一步深度融合的方式,让文化因子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同时也让保护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避免类似在文物古迹上刻字、乱涂乱画等不良行为出现。
在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故宫博物院向社会发出这样的倡议——“让我们的随手之举彰显时代的文明与进步,也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得到我们的尊重与呵护。”万望共勉。
参考来源:
【1】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日的由来[EB/OL].https://mp.weixin.qq.com/s/GxlBYdcPXXZJAkhncjA--Q,2017-05.
【2】高舒,《面向民众、演进生活——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变迁记》[J],中国艺术时空,2019
END
美 编 | 李 渊
推荐阅读